第145章(1 / 2)
秋风乍起。
庭院中落叶在空中打着旋,聚拢又散开,这股萧瑟之感直教人凉透了心。
宋贵妃给裴听月系好披风后就离开了,石桌前唯余一单薄身影。
裴听月深深吐出一口寒气。
她将所有思绪都抛了出去,从头开始梳理。
一切要从那股怪异的感觉开始说起。
中秋那日以及今日承明殿前,她心头都萦绕着这种感受。刚才回宫的路上,她越想越不对劲。
如若皇帝真的那么喜爱沈良妃,那为什么那日明月台阶之上,他率先扶住崔皇后以后先来看她,却没有分一个眼神给沈良妃呢?
如若皇帝真的那么喜爱沈良妃,那为什么沈良妃跪倒在承明殿前,哭得悲恸不已他没一句温言安慰呢?
她想不通,所以对宋贵妃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刚才宋贵妃的回话,彻底点醒了她。
《权倾宫阙》作为一本大女主宫斗文,整本书都是围绕沈良妃展开的,所谓的“青梅竹马”“宠冠六宫”“君恩深厚”都是从沈良妃视角里体现出来的。
若是…
若是这一切都是“假”的呢?
一切都是帝王的故意为之呢?
裴听月抑制发抖的指尖,艰涩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缱绻缠绵近半年,她当真看清过这位枕边人的真面目吗?
皇帝何止把她一个人当成棋子,他这是把整个后宫都当成了棋子啊!
裴听月闭上眼眸,想起那夜残局,皇帝教导她说,有时候跳出局外,以局外人的视角分析局势会比局内人更加清晰。
裴听月沉下心来,置身棋盘外,一点点剖析皇帝的用意。
彼时皇帝刚登基,见到朝堂之上,尽是赫赫扬扬已风光百载的门阀世家。
这是他身为帝王,不愿看到的局面。
门阀世家势必要制衡,所以,他打算亲自扶持几方势力。
因此有了熙宁元年春那场选秀。
除宋贵妃进宫外,谢贤妃、姜淑妃、沈良妃这三人对皇帝皆有用处。
他用三妃平衡前朝。
三妃被选入宫后,谢贤妃身后的皇室宗族、沈良妃身后的清流新贵、以及姜淑妃身后部分权贵开始冒头成长,与以崔家为首的门阀世家分庭抗礼。
皇帝达到了巩固皇权的目的。
这一点在后宫中也能得到印证。
崔皇后有权、谢贤妃有子、沈良妃有宠,另有姜淑妃也颇得脸面,后宫阵营初显。
所有的一切都被帝王暗地操纵着。
思虑至此,她的疑问已有了很清晰的答案。
那就是,皇帝从来没有爱过沈良妃,那些个宠爱不过是皇帝来平衡前朝后宫的手段,甚至整个后宫妃嫔,都被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
皇帝心思之深沉,简直不敢想…
裴听月呼吸急促了些。
那她呢?
她的作用是什么?
既然皇帝根本不爱沈良妃,那立她这个挡箭牌的用意是什么?
裴听月思索一会,得出一个答案。
近日前朝剧变,一定和皇帝脱不了干系,出于某种原因,他早就不想留沈首辅了。
所以,皇帝假装立个挡箭牌,让沈良妃和清流文官一脉以为,即使沈良妃困宥宫中,他依旧对沈良妃“情深不变”,以此稳住他们。
这就是她这个挡箭牌真正作用,而不是所谓的为沈良妃遮挡后宫风雨。
只不过这件事出了差错,那就是她这个挡箭牌不仅没有被抛弃,还入了帝心。
这恐怕是连皇帝都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