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1章(1 / 2)

加入书签

梁文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的,自然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这场“传统文学”与“络文学”之争,其实只要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看得出来,完全就是一场“偷换概念”式的闹剧。

一部分自称传统文学作家的群体,将自己作品无人欣赏的现象归咎于络文学,指责文影响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欣赏水平。

在梁文看来,正如文学泰斗秦德文秦老所说,将文学区分成“传统”与“络”,严格来说本就是一个悖论。

不同时代,作品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公共视野,报刊、文学杂志、还有出版社出版等,是“传统”的方式。而“络”,则是数字时代一种更加便捷的新兴方式而已。

渠道不同,作品风格自然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在报刊、杂志上连载的说,因为篇幅有限,对作者用精简语言讲故事的能力有很高要求。

而如今络发行,则是没有了篇幅的限制,反而更加注重作者讲一个故事讲好的能力。

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无法说孰优孰劣,只能说络大大拉低了写作的门槛,让更多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对读者亦是如此,而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显然比传统方式更加适应商业化的潮流。

至于作品的优劣,则在于写的人,扯什么“传统”、“络”没意义。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梁文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纵然心中有自己的判断,但在喧嚣的话语圈中,他选择沉默。

倘若是以前“文青”的自己,必然会在上和别人大战三天三夜,输出自己的观点。

而如今步入中年,明白了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的道理,对与自己并非利益相关的争论,渐渐失去了发声的冲动。

生活已经如此累,干嘛还要被杠精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梁文收回思绪,随手关闭新闻的推送,打开页。

导航首页,有一个简易的微博热搜榜,榜首的红色加粗字体尤为显眼。

梁文视线随意扫过去,标题赫然是“秋意现代诗征文大赛,五首封神之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