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五十九章 醉意(2 / 2)

加入书签

“哎,对了。我又有点不明白了。既然你都已经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了。怎么还会安心去日本开饭庄呢你明明可以做更重要的事儿啊。难道参与公司经营的主业,亲手去打理这两家公司不好吗你得跟我说真话,这种情况下,你还非要去日本。到底想干什么”

“领导,我在日本是为了开辟新的经济战场,为了实现资源互换啊。这是多有挑战性的工作啊。”

宁卫民激情澎湃地说,“还是我当初跟您说过的那句话,我在借鸡下蛋啊。您想想,正因为我是这两家公司的股东了,在东京可做的事也就多了。像皮尔卡顿麾下的两家子公司合资办厂就是我撮合的。咱甭管这工厂是不是归属于外企的终究是建在咱们国内。外汇、生产线、技术,咱们全能拿到手,还为咱们了不少就业机会。这不是好事吗”

“还有京城的工艺品,还有易拉得的产品,我也借助皮尔卡顿公司的品牌和资源,在东京开拓出了初步的市场渠道。这叫反向输出。一样能给国家赚回大量的外汇。如果您等我继续站稳了脚,甚至都不是这点事儿这么简单了。我完全可以作为在日本的一个桥头堡,尽量多层次,多方面的把日本的好东西,国内紧缺的东西弄回国内来。同时也把国内多余且在浪费的东西持续输出,变成外汇,扩大我们文化的影响力。”

“比方说,最近我就和日本一家叫大和观光的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只要国内这边和咱们的旅行社说好了,我完全可以撮合双方开发出互惠互利的合作旅游项目,把更多的日本游客带到咱们这儿来。那么无论是酒店、餐厅、旅游景点、旅游纪念品厂家,出租车公司还是旅行社,都能从中获益。”

“再比方说,我还在设想一种可能性,就是想在日本再办个收废品的公司,和进出口贸易公司,把国内目前紧缺的金属资源从日本给运回来,解决咱们工业系统的部分需求。您可能不知道,日本人实在太富了。但因为收入高,很多事都不愿意干,而且极其浪费。像各种家电,日本人根本不修,有点毛病就扔掉。老百姓扔大件垃圾还得付钱,我们完全可以从中捞两手。”

“反过来,劳动力对外输出也是件大好事。日本现在开始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力会日益紧缺。如果我能把国内不值钱的劳动力带到日本去,以日本的最低工资雇佣他们为我管理的企业工作。这既能解决国内就业紧张问题,还能增加我自己的企业竞争力。同时也让这些劳动力挣到他们在国内挣不到的大钱,让许多家庭脱贫致富。您想想看,这些劳动力如果带着他们的打工钱回来,肯定要花的,也就会刺激地方经济,撬动国内的经济发展。这不也是良性循环吗但这件事,没有可靠的人来做不行。要是随意放开,肯定会引起诈骗、敲诈、偷渡、非法压榨劳工,甚至是人口买卖的副作用。”

“所以您说,我去日本有没有意思是不是比我待在国内更让人激动而且关键是,这些事我要不亲自去干,那怎么行呢整体的规划都在我的脑子里,也只能我去亲手操作,才有可能实现这些计划。而且客观上,也有太多环节和法律问题需要我去疏通解决了。而一旦做成,好处更是不可限量。那不是纯粹关乎金钱的问题,也许会形成一种成功的海外经营模式呢。至少也可以为在我后面,也想走出国门的国内企业一一些可供参考的经验。起码也可以让为我工作的许多家庭就此摆脱贫困,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这就是宁卫民袒露的心曲。

他这人,向来待人接物给霍司长和彭原的印象是软和的。

可说这话却是拼足内力说的。

说完之后,他的脸一直红到脖子,足见是真情实感。

而无论是霍延平还是彭原,也都听入了神,对于宁卫民描述的抱负和未来倍感诱人。

是啊,除非这子亲自在一线坐镇,否则这些事儿就永远只是空想,毫无可能实现。

可真要是能像他描述的这样可多么的好呢。

照他这种干法,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啊。

就是咱们国家,如今刚见到一些起色,又充满了诸多困难的经济发展,也肯定会从中得到不少助力,会更容易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说白了,这事是怎么琢磨怎么划算。

于是思忖良久后,霍司长拿起酒杯,示意宁卫民碰杯。

等两人都喝了一口,霍司长笑了。

“你说的这些问题,我还从没有思考过。毕竟我是官员,不是商人。不过你可是让我又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是啊,年轻时候谁没有抱负总希望多做点事,累不死人。我得说,我认为你的想法很好。无论成败,你刚才提出来的这许多事情,确实都值得去尝试。所以你不要有什么思想顾虑,就放手去做吧。如果国内政策方面,真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不了的,记得联系彭原,我会尽力帮你斡旋,或者协调一下的。比如说,给你申请组织劳动力海外务工的资质啊,还有适当的进出口额度,帮你找找国内对接单位什么的。这些事情上,我或许都能帮上一点忙。”

闻言,宁卫民那只搁在唇边的酒杯似是粘住了一般,久久没有取下。

因为这完全是他想不到的大好事,霍司长说的这些“忙”。

全是他过去只能自己胡思乱想,想送猪头却根本找不着庙门,毫无办法去解决的问题。

他真的很想问问,霍司长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不遗余力地帮他,对他这么青睐有加。

难道就为了要他一个或许永远没机会履行的承诺

就图他有朝一日为霍欣一点忙

不,不可能,这也太说不通了吧

但他终究是没有多嘴,总算管住了自己。

好久,才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呼出一口气。

“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领导,我只能说,我太感谢了。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这一天,直到下午三点多,宁卫民才从霍家告辞出来。

带着酒意的他,一会儿踌躇满志,觉得天清月明。

对于自己回到日本之后,未来的路怎么走,又能干出什么样的声势,充满了无限期待和勇往直前的干劲。

一会儿,他又不禁为自己和霍家的关系而惋惜。

他当然确定霍欣绝不是自己会选择的另一半。

一想起霍欣的跋扈和任性,和黄靖华冰冷的眼神,他就会不寒而栗。

但因为霍司长收放自如的倜傥,那种温文尔雅的风度。

他也不免为了霍司长儒雅笑容而折服,为他神情中掩不住的寂寞而愧疚。

他和霍欣之间发生的不愉快,对霍司长的家庭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对于霍司长欠下的人情债又多了,甚至还会越来越多。

真不知未来又该如何做出回报

而就在他想的入神的时候。

中午没喝酒,照样还得负责开车把宁卫民送回去的彭原走在前面,忽然遇到了带着礼物刚进霍家院子的两位客人。

他们似乎是熟人,互相亲热打过招呼过后。

彭原就来给宁卫民介绍。

结果宁卫民抬眼一看,忽然发现根本无需介绍,自己其实已经认识面前的这两位了。

因为一个是有“名门痞女”之称的胖丫头,另一个是她第二段婚姻的丈夫。

那位前年刚拍完黄土地获奖的第五代电影导演。

然而更没想到的是,他自己是挺热情,挺礼貌的客套着。

可听过他的名字,那胖丫头却不给面子,当场给了他难堪。

“哎,原来你就是宁卫民啊我知道你,皮尔卡顿公司的大经理嘛怪了嘿霍欣都出国了,你还来干什么呀”

于是连带着那位第五代导演也神色疑虑了起来,大有避之不及,要与之划清界限的忌惮。

宁卫民忽然想起,头两年除夕夜,他开车送霍欣过年,去的就是这胖丫头的家。

看来这胖丫头跟霍欣关系不错啊,居然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替她拔闯呢。

哎呀,瞧他妈这份尴尬吧,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解释一下吧,尴尬。

不解释一下吧,也尴尬。

要早走会儿多好

这个碰面可实在是多余请牢记收藏,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八6八55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