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7章(1 / 2)

加入书签

待王常松走后,另一名身材清瘦气度不凡的学子走到这名士子桌前,拱手施了一礼道:

“在下褚遂良,余杭人氏,方才听了兄台一席话,可谓是振聋发聩,不知兄台可愿与我共饮几杯?”

这名士子见褚遂良谈吐不凡,连忙站起身,拱手还礼道:

“不敢当,在下马周,博州人氏。”

而后,两人同坐一桌,推杯换盏,无所不谈,好不痛快!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就在酒楼另一处不起眼的角落,众人口中的秦大将军此时正一身书生打扮,饶有兴趣看着有说有笑的褚遂良和马周。

他有预感,河北道的这次春闱很有可能会是神仙打架。

作为一个穿越者,秦昇不管是在上初中还是在上高中时,班上的历史老师都一次次告诉他,近代华夏之所以在科技上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八股文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因此,当如今秦昇有机会自己搞科举考试,自然不会去考什么八股文。

好吧,其实是因为他自己也不懂什么是八股文。

他和褚亮等三位主副考官商量过后,决定此次春闱考贴经、诗赋和时务策三科。

所谓贴经,又称犹帖经,即在九部正经中抽取一大段话,故意漏掉其中一两句,要求考生将漏掉的内容补全,以此来考核考生是否熟悉和通晓经义。

注:九部正经即大经《礼记》、《左氏春秋》,中经《毛诗》、《周礼》和《礼仪》,经《周易》、《尚书》、《公羊春秋》和《谷梁春秋》

诗赋自不必说,是为了考核考生的文采。

而时务策顾名思义就是论时务的对策,要考核的就是考生有没有经世治国之才了。

时务策的考题是秦昇亲自拟定的,一个是关于北魏的均田制,一个是关于北周的府兵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