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2 / 2)
因为朝中很多大臣都清楚自己对皇长孙燕王杨倓的宠爱,知道自己有意立杨倓为储君,要将大隋的江山社稷传给他。
以裴世矩的老谋深算,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可他却还是跑来劝自己立另外一个孙子越王杨侗为储君,杨广心中如何能不恼怒!
但念在裴世矩是两朝元老的份上,杨广并没有立即发作,只是冷冷看着裴世矩,冷声问道:
“裴卿家,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朕何时说过要立越王为皇太孙?”
“老臣一时失言,望陛下恕罪。”
似乎是看到杨广有些动了真怒,裴世矩吓得慌忙躬身请罪了,随后言辞恳切道:
“老臣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陛下巡幸江都已有将近四年时间,将朝中大事都交托给留在洛阳的越王代为处置,事实上授予了越王监国之权。
老臣年老昏聩,见陛下常年将国事托付给越王,便以为陛下有意培养越王,将来好将大隋江山交付给他……此乃老臣愚钝,恳请陛下治罪。”
杨广听完虽说面色依旧阴沉,可眼神却分明有些动容。
因为他不得不承认裴世矩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
因为长子杨昭英年早逝,他便想好好培养长子留下的三个孩子,以告慰长子的在天之灵。
因此,他便想到将长孙杨倓带在身边,将次孙杨侗留在东都洛阳,幼孙杨侑留在都城大兴,如此一来,三个孙儿都能得到很好的历练,将来都能独当一面,也算是没有辜负他们死去的父亲对他们兄弟的期望。
可他却从未想过,自从大业元年他为了摆脱关陇贵族的掣肘决定迁都洛阳之后,东都洛阳便成为了大隋的政治中心,哪怕是在自己巡幸江都之后,大隋各地的奏折也大多是送去洛阳给越王杨侗代为批复,而不是送来江都给自己这个天子批阅。
如此一来,难免会给不少大臣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这个天子真正看好的大隋储君并不是一直跟在自己身边的皇长孙杨倓,而是留守东都洛阳的皇次孙杨侗。 filsarilhl3八2503八2500753八八6366八hl
:。:3v
rad3
sr="ggdlgdj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