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6章(1 / 2)

加入书签

“刘将军的意思是……派人去招降他们?”

李建成心思一动,很快便听明白了刘弘基的言外之意。

刘弘基轻轻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据末将所知,这个徐世勣早年追随翟让起兵,之后又出面劝说翟让让位给李密,奉李密为新的瓦岗之主。

翟让死后,他又弃军而走,跑去投奔了秦昇。

至于秦琼、程咬金和罗士信三人,本是张须陀的部将,张须陀败亡后投奔了李密,杨广下旨赦免他们之后又跑去投奔了秦昇。

由此可见,此四人皆是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只要世子派使者许以重利,他们四人未必不能背叛秦昇,献关投降我们唐军。”

不少将领听完刘弘基的话,也觉得颇有道理。

虽说他们不惧一战,可若是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土门关,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真正的恶仗还在后面呢。

老将屈突通看了一眼刘弘基,又看了看李建成,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自从刘文静死后,他便开始刻意隐藏起自己的锋芒,有些事能不开口就尽量少开口。

尤其是今日在场的将领大多不是李渊的嫡系就是李建成的嫡系,像他这种跟李世民交往过密的人还是少说话为好。

否则一旦被人抓住了什么话柄,很可能会给自己或二公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侯君集注意到了屈突通的异样,却也什么都没说。

眼见无人反对,最终李建成决定采纳刘弘基的建议,派使者去劝降徐世勣等人。

李建成本想在军中找一个能说会道的书佐做使者,可刘弘基却自告奋勇,执意要去做这个使者。

之前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因为刘文静指挥不利,最终导致他力竭被薛举生擒,直到西秦国灭亡才被释放。

自那之后,他心中便一直憋着一股气,想要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来洗刷昔日的耻辱。

孤身入土门关,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降敌将,无疑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