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开撕,大家都别想好过(1 / 2)
怀柔,初春未醒,寒意犹浓。
云色低垂,拍摄基地笼罩在一层淡淡雾气之中,远处松柏被薄霜染上了一圈银边,仿佛是给整个片场披了一层静默的寒纱。
棚外脚步声交错不断,剧务匆匆来回,送茶水、运灯具,一切照常有序。
吴宸站在监视器后,目光落在布景中那座已被调试至最佳角度的铜镜上。
不过想到了昨天杰森·布朗姆说起的坏消息,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环球和杰森·布朗姆依旧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
然而直到上午十一点,吴宸眼眸微微一愣,因为杰森·布朗姆发了一条信息,让他有空看一下邮件。
中午收工,吴宸才有空打开邮件,顺道看看报道消息。
这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屏幕上的几条媒体截图逐一呈现在眼前。
作为最值钱的提名,五大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间的媒体战已然开打。
《阳光美女》太轻浮,只是包装出的“独立电影幻觉”!——《华盛顿邮报》
《通天塔》是社会碎片拼贴,不是电影,是迷失!——《芝加哥论坛报》
“硫磺岛”的美化,是在粉饰战争的真实苦难!——《卫报》北美版
《无间道风云》:一部披着精致外衣下的黑帮童话,美化真相,靠揭别人痛处赚钱!——《洛杉矶时报》专栏评论
《逃出绝命镇》:操纵种族情绪,试图用恐惧换取同情!——《纽约时报》评论区
吴宸迅速浏览几篇长文,发现这场媒体混战已不限于影片质量,连演员背景、导演风格乃至背后制作公司也成了攻击对象。
甚至《逃出绝命镇》的部分支持声音都被反向利用,称影片“靠情绪勒索收割社会议题”,是“通俗惊悚的政治幻术”。
而更离谱的是,《阳光美女》支持者甚至将《通天塔》影射为“多语种的文化剥削工程”。
一时间,黑白黄种人、家庭与体制、战争与阶级、魔幻与现实,统统成了互相掷向彼此的石头。
北美有关奥斯卡的舆论彻底炸开,每日评论量暴涨三倍以上。
“看到了?”杰森·布朗姆显然还没入睡,吴宸刚打过去,就接通了。
吴宸轻笑着摇头:“刚看完,很精彩的媒体战和舆论战!”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
现在只是媒体战刚开始的阶段,往后就是影片的支持者与反对者的攻防战,这时候你就能看到北美的粉丝们是怎么对轰的,真的非常有趣”
杰森·布朗姆笑了笑,“你可能不太清楚,去年《断背山》和《撞车》的那场‘粉丝互轰大战’,今年还被北美媒体人提及。
牧羊人裸奔、白人的自省汤、《名利场》和《纽约客》联名投放的同性恋广告”
吴宸也是第一次经历奥斯卡,听到杰森·布朗姆津津乐道地提及之前的故事和八卦,也是听得入神。
只是回想一下,自己好像也正在经历,往后他这一场的故事也得加入进来。
此时,国内也转载了一些国外媒体的炮轰的报道,天涯电影论坛、豆瓣组、各大门户娱乐板块的友们也看起了八卦,评论区格外的热闹。
“我擦,比去年的《断背山》还要精彩!”
“牛逼啊,奥斯卡玩出了权谋片的感觉。”
“《通天塔》开始黑《逃出绝命镇》了,我怀疑是背后制片公司派人发稿的。”
“全都是进攻型选手,真刀真枪地开撕,跟国产文艺圈真不一样。”
“”
北美的争夺还在喧嚣其上,吴宸看着环球和杰森·布朗姆时不时发来的邮件也是啧啧称奇,但主要精力仍集中在《黑牡丹》的拍摄上。
按照计划,影片应在2月17日除夕夜前杀青,而前期已拍好的素材已送往中影的后期制作基地提前开始剪辑与处理,以确保后期进度与成片质量。
刚踏入二月,开拍数个月一直处于封闭状态的《色戒》昨天终于敞开大门让来自内地、港台及海外等过百家媒体探班。
李按在拍完一组群戏以后,率领穿着戏服的主演梁朝韦、汤维和王立宏出现在斥资3000万元打造的1940年代金陵西路上。
记者们蜂拥而至,问题自然也绕不开奥斯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