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4章 医疗科学(1 / 2)

加入书签

建宁三年,元月下旬。

安顿好五原的诸多事务之后,王潜也率领队伍踏上了回京的路程。

不同于来时的一路疾驰,在返回途中,队伍的行进速度,无疑慢了许多。

一则是因为道路原因,二则是因为队伍中多了不少的伤兵。

在这个医疗水平相对低下的年代,人们在生病或者受伤之后,大多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一场风寒便有可能拖成不治之症,随便一道伤口,便有可能拖至大面积溃烂……

因此,在以往两军作战的时候,真正减员最多的,绝不是什么当场战死,而是在士兵受伤之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试想一下,一大群受伤的人,挤在没有任何防护的伤兵营中,各种细菌交叉感染,轻伤变重伤、重伤变死亡。

一场战斗下来,受伤之人,几乎便等同于被判了死刑。

在这次对战鲜卑的战斗当中,虽然汉军以碾压性的优势击溃了檀石槐,但在战斗当中,依旧有着近两千多人受了不同程度的伤。

对于这些伤兵,王潜可谓是看在眼里,疼在了心里。

毕竟这些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战士,只要能挺过来,立马就会成为一名精锐老兵,对整体队伍的战斗力,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

因此,王潜这才不顾拖累,执意将那些受伤的士兵全都带到了队伍当中,想着回到洛阳之后,好生对其进行救治。

这一日黄昏,王潜率领着队伍来到了位于五原郡东南的一处县城附近。

城中的县令带着一众署吏,出城相迎,并热情的邀请王潜入城安歇。

“进城就不必了!”

王潜拒绝了县令的邀请,并吩咐道:“汝且速回,将城中的医者全部请来,并多备绢帛、石灰等物!”

“喏!”

面对王潜的吩咐,县令不敢怠慢,急忙带着一众属吏匆匆离去。

待县令离开之后,王潜随即下令安营休整。

接到命令的士兵们快速动作了起来,人们首先忙活的,便是用来安置伤兵的营帐。

在人们忙碌的同时,王潜也下了马车,朝着后方伤兵的队伍走去。

“切记,给伤兵们包扎用的绢帛,务必要用沸水煮过,至少一刻钟以上。”

“还有,伤兵们的营帐要干净通风,床榻不可离的太近。”

“伤口化脓者,要单独安置,不可与他人混杂……”

王潜一边走着,一边不住的叮嘱着随行军官关于伤兵的安置事宜。

“喏!”

对于王潜的吩咐,随行军官郑重的点头答应了下来。

伤兵营内,一众伤兵或躺、或坐的待在营帐内,与身旁的同伴们各自交谈着。

“我说老李,你这腿上的刀口愈合的挺快啊,昨日我看你还流血不止呢,今日就开始下地了?”

床榻上,一名手裹白布的青年人,满是诧异的看着不远处一瘸一拐的同伴。

“嘿嘿,俺也觉得奇怪呢!”

老李开心一笑,感叹道:“俺记得,当初俺一个同乡,那身子比俺可壮实多了。

一次被人砍伤了腿,那伤口也比俺这很多,不出三日他的伤口就开始化脓、溃烂,最后直接一命呜呼。

所以俺在受伤的时候,就一直在想,这次是真的死定了。

可不成想,结果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这伤口居然也开始愈合了,真真是上天保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