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章 愿为飞絮衣天下(2 / 2)

加入书签

旧时画面又浮现眼前……

“右龄,你去了京师后想当什么样的朝官?”

王右龄拥着少女,傻傻的笑着,一句话也不说出口。

那时,还没成为王右龄夫人的秦姓少女,看着他呵呵笑着问:“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王右龄那时风华正茂,闻言点头。他接着用手扶着少女的头发,轻轻说道:“愿为飞絮衣天下,不道边风朔风寒。”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秦姓少女便对这位高瘦男子心生爱慕,不能自拔……

远处老槐树下,有一人身着深衣,撑着一把雨伞静静站着。此刻看到路人送行的场景,不禁感触万千,泪流满面。

只见他对着王右龄住的那座破旧老宅深深一躬,心中默念:“白发人送黑发人啊。虽然我平日里对你总是恶语相向,但是我是多么希望你不要过早展露锋芒。待你羽翼丰满,我再退位让贤,亲手送你坐到御史丞这个位置。到那时候,你更可以大展拳脚了呀,你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呢……”

老人老泪纵横,悲痛不已。

此时,树下又有一人领着一位少年到来,两人望着马车的方向目不转睛。

后面来的这人半边肩膀都已经被雨水淋湿,他将伞面多数侧倾于身边的少年,为他遮蔽风雨。

少年开口低声问道:“吴先生,马车上坐的是谁?这些百姓为何要向他下跪呀?”

这位先生开口解释道:“这些百姓来此是为了给心中的英雄送行,马车之上坐的是那位英雄的妻儿。”

少年“哦”了一声,并重重的点了点头。

“这位英雄死前为天下做了一件大事,才能感召这些百姓自发前来为其送行。”先生看着少年,用手抚摸着他的脑袋,低声说道:“舒之,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江湖中有武夫凛然大义,庙堂里何尝没有书生不屈傲骨呢?”

后面来的这人正是吴轩声,他为其撑伞的少年便是简舒之了。

此刻,简舒之听着吴先生的教诲,看着百姓雨中送行的场景,久久不能回神。

马车渐行渐远,吴轩声领着简舒之面向王右龄生前住的那座破败宅子,深深鞠了一躬。

孙思成和吴轩声两人打了个照面,相互点了点头便没有说话,一起站在树下怔怔的望着远方……

“右龄,你看见了吗?你为天下人加衣,天下人都来看你了。”马车上的妇人用手抹净脸上的泪水,一脸呆滞的低声的说道。

……

京北古道尽头,有一队商旅面南骑着骆驼而来。驼铃声声,清脆悠扬,响于京北古道。驼队负重慢慢前行,行经万里黄沙,千里戈壁,现在终于可以遥望京师。

领头的那只骆驼上坐着一名花甲老人,戴着一顶毡帽,一脸的风尘。花甲老人伸手抓过驼背上的水囊,咕隆了几口储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抬头望向远方。

大漠戈壁荒无人烟,进入大衍的地盘之后,开始出现村庄的炊烟。临近京师,更是觉得繁华。

天空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有北雁南归,排字而行。

驼队后面的行商远远望见京师的高大壮阔的身影,莫名的激动了起来。

“看见了吗?看见了吗?快到大衍京师了!”

躺在驼峰间闭目养神的那几人听见队伍中有人在欢呼,便睁开眼睛望向前方,脸上也慢慢露出笑容。第一反应是感觉这躺旅途终于快要结束,也顾不上去想这趟带来京师的商品热不热销,此次买卖又能带回去多少钱帛了。

有一瘦的汉子激动的跳上花甲老人骑乘的骆驼身上,咧嘴笑问道:“陆老,前面那座城池就是大衍的帝都吗?”

被称为陆老的那位花甲老人笑眯眯的点了点头,“是不是感觉特别雄伟,远远比离歌城要大?”

那名瘦的汉子点了点头,他的眼里放着光。要知道,这是他第一次离别故土,穿行万里到达异国他乡。

而眼前这座雄浑的城池,便是此行的目的地。

想到即将分别,这名瘦汉子不禁眼圈泛红。

要知道,这只驼队从离歌城出发,浩浩荡荡五十人。中间历经各种磨难,最后只剩这十余人安全抵达大衍,其他人都横尸他乡。驼商——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职业。

穿越万里黄沙的时候,这只驼队遭遇风暴袭击,如果不是身边这位老人帮忙,估计这名瘦汉子早已埋骨黄沙。临近离别之际,让他怎不悲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