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炼化莲台本源,领悟混元器典!(1 / 2)

加入书签

陈苦的话,让一旁的金宁瞠目结舌。

好家伙!

你一个西方弟子,竟然敢来吩咐圣人做事了?

简直逆天!

金宁心中震惊到无以复加,神情古怪地看着陈苦。

无怪她有这样的反应。

毕竟,圣人至高无上,一言号令世间苍生,倒是理所当然。

而像陈苦这样,一张口便是让圣人代为行事的,却是破天荒的头一个。

这子,怕是要引得圣人发怒,吃一番苦头了。

金宁理所当然地如此想着。

哪知道。

听得陈苦的话,女娲只是面露一抹诧异之色。

然而,预想之中的发怒,却并没有出现。

甚至,沉吟片刻,女娲当即点了点头。

“好!”

只是这区区的一个字,顿时让金宁更加惊憾异常。

圣人真的答应了?!

这子究竟是有多大的面子啊。

而接下来,陈苦的一句话,才终于让金宁心中恍然。

“呵呵,今日之事,可抵部分因果!”

不错!

这正是陈苦的底气所在。

当初女娲造人之时,也曾得到陈苦的“指点”,以及亲自出手相助。

成圣因果,可谓滔天,女娲可没还有还清呢。

也正因此,陈苦才底气十足,知道自己的请求,女娲断然不会拒绝的。

而且,当初女娲欠下的因果太过惊人。

纵然十二品净世白莲乃是极品先天灵宝,却也无法彻底抵消。

因此,陈苦所说,才是抵消“部分”因果。

此话,也正合女娲心意。

因果在身,对于圣人而言,终究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束缚与桎梏。

“既如此,师侄便在此稍等片刻。”

“本宫去去便回。”

女娲如此说道,似乎讨要十二品净世白莲,只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话音落下,女娲身形飘忽,已是消失在了娲皇宫中。

与此同时。

三十三天外,妖庭之中。

某一刻,闭关静修的帝俊太一等人,纷纷心有所感,豁然睁开双眼,定睛看着某一个方向。

但见无尽圣光乍现,裹挟着女娲风华绝代的曼妙倩影,逐渐显化而出。

“我等拜见女娲圣人!”

妖庭众人急忙施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与此同时,帝俊太一心中也浮现出疑惑不解的感觉。

女娲圣人,为何突然降临妖庭之中了?

要知道,此前他以十金乌出世的名义,让伏羲邀女娲前来,后者都是毫不犹豫的拒绝。

就在几人的疑惑之下。

女娲淡然地环视一眼帝俊太一二人。

“无需多礼了!”

“本宫此来,乃是为了讨要那十二品净世白莲。”

“还望妖帝割爱,能将那件宝物交给本宫。”

此言一出,帝俊太一更是面色一变,心中海浪翻覆。

十二品净世白莲?!

女娲为何讨要那件灵宝?!

极品先天灵宝虽然不凡,然而对于圣人来说,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的。

太一沉默不语,眉头紧皱。

而帝俊则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不知圣人来取净世白莲,所为何事?!”

话音落下。

圣光笼罩之下,女娲却没有丝毫的表态,一片寂静无声。

自讨了个没趣,帝俊面色一滞。

他也知道,女娲是不会回应自己的询问了。

帝俊状若沉思,片刻之后,还是点了点头。

“圣人既然开口,我等不敢不尊!”

“这便是十二品净世白莲了。”

帝俊心念一动,直接取出十二品净世白莲,交给了女娲。

对此,女娲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而后,并未再多说什么,便转身离去,又消失在了三十三天外。

堂堂圣人,自然无需向帝俊太一等人道谢。

而直到女娲彻底消失,帝俊太一才回过神来。

二人都是一脸的不解。

片刻之后,太一皱眉,状若有些不悦地说道:

“女娲纵然身为圣人,此举也未免有些太霸道了吧。”

“那净世白莲乃是极品先天灵宝,就这么轻易的带走了?”

显然,他有些不甘心。

妖庭屡受重创,损失惨重。

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极品先天灵宝的作用,更显珍贵。

他自然不愿失去。

然而,听得此话,帝俊却头也不回,略带训诫之意地说道:

“噤声,我等不可妄议圣人!”

这一句话,才让太一意识到自己失言,随之一言不发了。

帝俊则是看着女娲消失的方向,继续说道:

“此前夺取鸿蒙紫气失败,我等妖庭造就圣人无望。”

“日后,还是要与女娲圣人交好才是。”

“只要能换得圣人庇护,区区一件极品先天灵宝,又算得了什么?!”

帝俊考虑颇为深远。

鲲鹏证道无望。

日后,妖庭用到女娲圣人的地方,还多着呢。

故而,帝俊才不愿因为那一件净世白莲,而得罪女娲。

太一也知道,帝俊说得在理。

他也随之收回了目光,不再纠结此事。

“我等还是尽快修行吧。”

最终,随着太一这一句话出口,妖庭之中又恢复了亘古的平静。

二人也再度闭关,全力提升修为,亦或是炼化灵宝去了。

圣人速度极快。

娲皇宫中,对于陈苦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某一刻,女娲身形重现而出。

而十二品净世白莲,也正悬于其玉掌之中。

见状,陈苦目光大亮。

“不愧是圣人啊,效率果然是高!”

“嘿嘿,那帝俊果然不敢不从!”

他心中如此想着。

一切都跟自己的设想一般无二。

至此,十二品净世白莲也终于到手了。

四大莲台,全部集齐了。

另一边,女娲看着陈苦,或许已经洞悉了前者心中的念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