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3章在黄河两岸修筑高高的河堤(2 / 2)

加入书签

任以虚这么做的目的,第一个当然就是救民于水之中,而第二个目的,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将联合商行的口碑打出来!

如今的大明,几乎可以说没有哪个商行,会主动去赈灾的!

顶多就是商行的东家捐献一些银两罢了,很少有这么倾斜人力物力,主动去做这么一件事情的。

如今,有了官府的合作,消息被广泛的传出去。

整个凤阳府全境基本上都知道一件事情,如今联合商行正在招工,只要到了他们那里去干活,就能够有饭吃!

朝廷工部的人,朱橚以及他的工匠,还有李伯凝等人,此刻大家都是聚集在一起,商谈着堤坝的修建问题。

如何利用水泥进行堤坝的修建,这一点朱橚他带来的工匠师傅们都很清楚。

于是便当场演示给他们看,这水泥堤坝在河水当中要如何去进行浇筑。

至于任以虚则是在一旁打酱油,神游物外。

与任以虚一样的还有栾彬,栾彬看了一眼任以虚,任以虚瞥了一眼栾彬,两人眼中都看到了差生一般的无奈。

但是这里可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觉得,任以虚不懂这些,权当任以虚已经懒得理会这种层次的商讨。

但是其他人还都是听得啧啧称奇。

随后商谈完河堤的修建事宜之后,工部尚书又提到了陛下所说的,这一次黄河全境的治理事情。

凤阳府此次的水灾,实际上就是因为黄河河道淤堵,导致河水泛滥的问题。

在会上,众人又就着黄河河水的治理问题开始了讨论,本来这件事情应当是朝廷在朝会上商讨的问题,但是大家如今都在治水,都是这方面的行家,干脆就在一起讨论讨论。

众人见识了水泥的厉害之后,工部侍郎便提出,何不在黄河两岸修筑高高的河堤,用来抵挡黄河水的泛滥。

工部侍郎提出的这个法子,得到了在座众人的认同。

毕竟黄河水泛滥起来,往常有些地方的河堤依旧坚固,能够抵挡得住。

如今有了水泥堤坝,更为坚韧牢固,是以有了这水泥堤坝,便不用再担心黄河水泛滥的问题。

只是这般治水倒是没问题,但在其他方面其他方面会出大问题!

户部尚书夏原吉敲了敲桌子,他是从至正末年走过来的老人,很清楚那一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众人的目光被他的动作吸引,只见夏原周缓缓说道:“你们莫要忘了那一句话,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众人这才倏然想起来,当年那段历史,太上皇开国的缘由,起源的事件,便是因为这一次的起义。

这句话也是在元朝治理黄河水的时候,调动大量民夫,搞得老百姓怨声载道,最后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便揭竿而起!

众人便想到了刚刚工部侍郎所说的,在黄河两岸都修筑起水泥大坝,这花费的钱银先不说吧,就说这调动的民夫,估计要比元朝的时候更盛!

于是众人看向工部侍郎的目光都有些不对劲了。

怎么,你想要再现一次逆元末年的农民起义不成,你丫的还想不想好好混了

工部侍郎也是自觉不对,连忙说道:“多谢夏大人警醒,这件事情是下官考虑不周!”

夏原吉点点头,反而笑道:“不过有一点工部侍郎说的对,那就是这水泥堤坝,用来治理黄河水泛滥,也确实是个好法子,只不过不能够全境使用!”

就在这个时候,李家的李伯凝开口了,他本来作为末学后进,在这一堆大人物当中是不应该开口的,但是他作为商行里的股东,见栾彬和任以虚都没有开口的意思,他便觉得要出来说一说。

其实也很正常,毕竟李伯凝这些天都跟在任以虚后面,像是栾彬二号一般,听从任以虚的调遣,这一来二去,也不觉得当朝大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咱家大人也是大官,还是朝廷里顶了天的官,左柱国!

所以李伯凝便开口道:“诸位大人,人对这黄河水治理倒是有一些看法!”

众人目光又看向李伯凝,李伯凝倒也不惧,侃侃而谈。

“人家里,世代便是做河运和海运生意的,在这黄河上也曾经历过搁浅之事,在某一次的搁浅中根据族中长辈所说,这些年来黄河水位正在逐年变浅,所以往来船只有多数运气不好者,便会搁浅!”

“人探究其原因,便是在于这黄河水中的泥沙日益增多,不曾削减,又或者削减程度太弱而导致的,河中的泥沙积累的速度,要比黄河水排出的速度要更大,这也就导致了河道之中的淤堵情况!”

“而这一次的凤阳府内全境遭受洪涝灾害,便是因为黄河的河道中被泥沙淤堵,大量的水无法正常通过河道倾泻,这便外溢出来,也就导致了如今的灾害发生。”

43八443八4243111107八1hl

:。:vqiaqia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