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垄断生意,商贾入股(1 / 2)
rad2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些州县里面的豪门望族,都是马上闻风而动,四处打听这清沙报行在哪。
因为诏书上说道,这策论当中所考,将涉及朝廷大事项,诸如大明对外政策,下西洋或者是北征,又或者是当地州县里面的具体布施之举,都会考到!
像是京城附近的那个上元县,也算是一个大县,其中的士子们在考察乡试的时候,便会碰到一些他们县令老爷平常所做之事,若是不能够及时知晓这县令老爷的动作,那基本相当于白瞎!
而这报纸除了与通政司共同刊印国家大事以外,还有清沙报行自行搜集当地的一些具体事务。
比如今天县太爷是去了勾栏,还是去了乡间,是赏了戏子,还是体恤了民心!
这是任以虚有意所为,那些当朝的,自诩清流的都察院御史,见县太爷在勾栏里面和读书人混在一块时,反而不会觉得县太爷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读书人逛窑子,那能叫嫖吗
那是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但是当县太爷亲自下地,在泥巴地里观察这一季的收成,或者是在乡间走访,体察民情的时候,却会被这些读书人讽刺为有辱斯文!
任以虚便要改变这一风气!
所以直接下令,命清沙报行的伙计们,尤其是执笔先生不要客气,该怎么写怎么写,但是也不能胡编刮造!
写好了,当朝柱国为你撑腰,乱写一通,胡乱陷害或者是谄媚,不好意思,当朝柱国要给你拦腰分尸!
所以这么一来,首先是京城附近的豪门望族们,一个个开始寻找前些日子,四处出没的那些清沙报行里面,要设置分行的掌柜们。
这些掌柜从一开始的被你不理不睬,到现在你高攀不起的程度,一时间门庭若市!
不管是书铺书局,还是豪门望族,都来拜访!
没办法,自家的子弟那么多,都得看人家的报纸啊!
商业的力量是强大的,特别是这些逐利的商人,开始共同发力起来!
李家家主李沈,特别派遣其子李伯凝前来寻找栾彬,商讨报纸的运输事宜!
李家是做海运出生的,如今的报纸运输,同样也需要走运河等等水路,如今的时代,水路依旧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李沈的嗅觉很灵,一下子便看出了这报纸当中的利益,这报纸可是清沙报行一家独大!
因为别人都没有权利,从通政司手里拿到最全面的邸报,而且再说了,你有那个胆子和当朝左柱国争利吗
有那个实力的不需要这般做,有这个胆子的没有那个实力。
所以李沈便连忙让李伯凝前来找到栾彬,商讨这件事情。
并且还提出,不仅承包所有水路运输,并且还能够投资帮助清沙报行建立分行!
栾彬亲自见了李伯凝,他也没有计较,此前他宴请诸位大家族们的那件事情。
当时诸多大家族都没有来,一听到栾彬要对他们的家族产业和渠道下手,一个个哪怕听到有皇家的身份在联合商行里,都没有敢过来。
然而如今这些大家族却也只能拉下脸来,过来求栾彬。
栾彬也不在意这件事情,毕竟商人的本质是逐利,让他们将自己的家族产业和资本贡献出来,虽然能够提高凝聚力,但是相应的,自己的话语权在某些时候,同样降低了!
他们也不敢随便就这样做。
栾彬没有当面回复李伯凝,而是让他先回去等等消息,先晾他一晾。
不仅是李家,还有那骆家,西北的王家,一个个的都开始找上门来。
栾彬也是一个个的约谈见面,但是却都是没有答应要与之合作,在酒席上也是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绕到报纸的话题上面来。
这些家族一个个都是焦急啊,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大的生意,自己却参与不上。
科举那可是大明朝上下,无数士子的门路,如今报纸成为任以虚一家之物,这相当于什么
垄断!
彻底的垄断!
就比如那盐铁生意,自古以来,哪怕是那些私盐贩子,都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别说任以虚这么一个有着官方背景的,更是光天化日的做生意,还不用提心吊胆,这样的事情,谁不眼馋
而且要知道,如今的大明,依旧是那群耕读世家们有钱,报纸对于他们来说,那就真的是买一堆,一张擦屁股,一张垫桌角,一张烧着玩都行!
所以这门路绝对广!
而且这还不仅仅是豪门望族,普通人家,寒门士子,都能掏得起这个钱,也必须掏这个钱,不然你就与科举无缘了。
而且这个生意可不是只能挣钱,如今科举改制之后,他们家里的子弟们,也是要去走科举这个路子的呀。
要是能够与报社搭上合作,不说别的,起码族中子弟从此以后,在策论方面,起码能够先人一步得到消息,说不定还能得到当朝大学士的只言片语的看法!
这可是相当于考官直接跟你说了,他对这个策论是什么看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