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只会读书,治理不好百姓(1 / 2)
rad2面对诸多文官的发问,任以虚也不在意,反而是问道:“解大人,就拿你来说吧,你平时在内阁当中进行票拟,对于底下各个州府的事情了解的比较多。”
“我且问你,这发生洪涝,发生干旱之时,应当阻止百姓们干什么”
“若是州县当中出现了瘟疫,又应该怎么做”
“若是当市场上出现米粮突然涨价,又该如何”
一连几个问题问得解缙还没有反应过来,任以虚便又接着说道:“想来解大人自然是心中有一套方法针,对这些民生治理问题的答案的!”
解缙点头,点头承认,在这当朝衮衮诸公面前,他总不能说,这些问题他不知道吧。
所以任以虚便笑道:“敢问解大人,这些事情的处理方法,有几个,你是从那四书五经当中学来的”
“莫非解大人一直都是按照四书五经办事”
“当百姓民不聊生之时,莫非解大人还会命底下的诸官,去对百姓念诵四书五经”
解缙还没说话,一旁的诸位大臣便急了!
“这四书五经还是很有用的!”
任以虚笑道:“有何用请尽言,愿闻其详!”
吏部尚书郑沂出列,说道:“这读书其中,自然有仁义礼智信,有大德在其中!”
都察院御史刘茂上前道:“夫子曾言,读书可以明志,明理,这天下的道理都在书中!若是书读透了,这天下的所有道理,便也知晓了!”
“是啊,读书可以通晓许多大道理!”
任以虚话锋一转:“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这个道理吧”
“那道家庄子也曾言,吾生而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两句话都没错吧”
“但是,有几个在学习之中肯吃苦的”
“若是听了这句话便能够勤奋学习吗,若是听了这句话便能够及时学习吗”
“该吃苦该勤奋的人,还是在学习,然后似我这般,不愿意上朝的人,也就懒得来上朝了!”
“但是我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一个人是否有能力,不在于他是否在书中知晓了许多大道理,而在于他是否将自己心中所知晓的道理实践出去!”
“就比如说解缙解大人!解大人读的书在众位当中来说,算是多的了吧”
“解大人的四书五经的讲学造诣很高,然而许多老学究们,四书五经的造诣同样高!”
“可是那些乡间府县的老学究们,那些诸多的儒生们,学了四书五经,狗屁没用!”
“这些儒生们,知晓了那么些个大道理,可是也只会写一些狗屁文章,除此之外,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更是不事生产!”
“而解大人则不一样,解大人心中有圣人文章,而且还能够通晓国家大事,上闻天子之命,下达黎民百姓!”
任以虚在当朝上,虽然直接向着这些千千万万个儒家开炮,但是他也知道,哪怕如同那宰相王安石,最终还是落得个变法失败的下场!
所以他虽然有心改制,但是,他也怕死!
好不容易眼睛能看见了,总不能还没蹦鞑几天,就给人害死了吧
所以任以虚一面打压,一面拉拢,这就是大棒加甜枣!
“比如朝中衮衮诸公,那些如你们同样通读圣贤书,知晓大道理的人,在对面国家大事的时候,是否能够像你们这般合理解决,为天子分忧”
“显然是不可能的!”
任以虚顿了顿接着道:“这就是人不一样,诸公乃是肯用身体力行去体贴民心的人!”
任以虚这话说出来,直接堵住了诸位大臣的口,他们如今也感受到了方才解缙的感受,他们总不能说,没有,任柱国你别瞎编!
朱棣可是在上面坐着呢!
解缙稍微斟酌了一下,开口说道:“任大人,这些话是否有些极端片面”
“若人不读圣贤书,不明白忠孝仁义,不知礼为何物,这天下不就乱套了吗某认为”
任以虚摆摆手,笑道:“解大人曲解在下的意思了,我对圣人之学一样仰慕,不是说这天底下的读书人,只管去做,而是这些圣贤大道理要心中知晓,而不是直接用这些大道理去做事!”
“心里有了良知,方能行事,不然这人与牲畜有何分别”
“而且圣人在时,底下门人弟子三千,诸位可见圣人教导诸多弟子,以圣人的话语行事”
“圣人也不过是教导学生学习仁礼,使门下弟子心中有基本的价值观,再去做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