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意见(1 / 2)
面对陆昭对于京城民生的点评,萧生眉眼淡如止水,根本看不出个喜怒。
这也让陆昭心头微紧。
心道这老爷子该不会是被他说的这些点评给刺激到了,现在正在脑子里盘算把自己砍了要承担什么代价吧?
就在心头惴惴不安时,却听萧生轻咳一声,接着古井无波道:
“那你觉得所谓海晏河清,四海承平的太平盛世,该是个什么样子?”
陆昭下意识道:
“要说太平盛世的标准,最起码也得民生充足吧。”
“民生充足?”
萧生眯了眯眼睛,饶有兴致道:
“那怎么才叫做民生充足?”
陆昭不假思索道:
“民生,民生,说穿了就是万民的生计问题。”
“生计,直白点讲,就是底层老百姓的温饱。”
“对于底层老百姓而言的话,就是能吃饱饭,穿暖衣,再有个住的地方,老婆孩子热炕头踏踏实实的过一辈子也就够了……说真的,臣以为,我们大乾的百姓,乃是普天之下最善良的一群百姓,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又有谁愿意故意作乱?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
萧生看他一眼,不置可否道:
“温饱问题固然重要,可怕就怕在某些人包藏祸心,故意挑动民怨啊。”
“就像半年前西境的那场动乱,不就是老百姓被那些意图作奸犯科之人给蛊惑利用了么?”
陆昭把脑海中的记忆搜刮一圈,知道皇帝说的是半年前,西境与大乾边境交界的万余百姓受人蛊惑,集体暴动,他们揭竿而起,准备杀向大乾腹地,虽然只攻破一城后,就被朝廷迅速平定,但造成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就比如。
那场暴动后不久。
皇帝便下旨要让镇西王世子进京。
所以,这是在点我呢……
虽说心底腹诽不断,不过陆昭的脸上却是没有丝毫表露,甚至像是完全没有听出皇帝言外之意,自顾自道:
“陛下,虽说当初西北边陲那场暴动的直接原因是受西境一些白教教徒蛊惑无疑,可究其根本,却是,却是当地饥民走投无路,才被人钻了空子。”
“可仔细想想,若百姓食可果腹,衣可蔽体,又怎么可能会被那些白教之人忽悠到手拿农具跟我大乾军士以命相搏?”
陆昭说的口干舌燥,心底也忍不住的腹诽。
靠。
我一个世子。
还是个冒牌货。
就算是真的,手里也一毛的实权都没有,你犯得着跟我这些么?
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
这般想着。
陆昭抬眼看向皇帝,声道:
“陛下,臣虽是世子,但西境军政都由……由我父王把控。”
“我这……”
他话都没说完,就听萧生轻叹口气道:
“眼下是你爹的不假,但未来终归会是你的。”
说罢,他像是想到什么,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而是转移话题问道:
“陆昭,我记得你在游湖诗会上题的那首《题临安邸》里,有这么一句,叫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陆昭一愣,倒是没想到才过去一晚上,眼前的皇帝居然就已经把自己的诗都给背下来了。
再联想到刚刚在外面黄锦的态度,陆昭也不敢有所隐瞒,直接点点头道:
“是,不过,臣不是故意贬低临安和西湖,而是臣实在是看不过那群读书人贪图享乐,纵情声色的态度……现如今我大乾四面强敌环伺,他们深受陛下恩德,不思为国为民分忧解难也就罢了,居然还有心泛舟西湖,以吟诗作对为乐,以取笑流民为趣……”
“这样的人,若是日后出现在我大乾的朝堂上……”
陆昭话没说尽,不过那话里的意思显然已经呼之欲出。
那边儿,萧生手扶木椅,再次道:
“陆昭,你虽是王族世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