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24章 投资越大,回报越大(2 / 2)

加入书签

“啥,36万?这收鲜船怎么这么贵?”

冯家清被他报出的价格吓了一跳,声音都不禁拔高了几分。

“可不是嘛,我们也觉得贵,可没办法,现在就是这个价。”

“什么配置啊,居然要这么多钱?”

“长36米,宽72米,1八5吨……”

冯晔一边说着,一边从挎包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他爹。

这张纸是李厂长整理过后的收鲜船配置清单,上面清楚地写着收鲜船的各项配置和参数。

离开的时候,冯晔顺手就带走了。

冯家清接过清单,仔细地看了起来,眉头越皱越紧。

“同样是36米,这收鲜船也就宽了一点,居然比渔船贵了那么多……”

“它仓储空间大,载重高啊。

虽然没有绞纲机、卷机那些设备,但有冷藏设备。

另外,各个舱室的设计也不同,也是要花钱的,而且不便宜。

最重要的是载重有1八5吨,出海一趟,收六七条渔船的货没有一点问题。”

东升号名义上能有六七十吨的载重,但鱼舱的容量没有那么大,装满了也只有三四十吨的样子。

而在海上作业的渔船,不可能等到鱼舱装满了才联系收鲜船。

正常来说,不管收获好不好,一般两天就会联系一次。

哪怕就是收获再差,最多三天也必须联系了。

因为现在的渔船大多都没有装制冷设备,全靠冰块保鲜。

不及时联系收鲜船把渔获收走,冰块的消耗就太大了。

而且,货也有可能会不新鲜。

也就是说,联系收鲜船的时候,一条渔船上的货顶多也就二三十吨。

这还是运气好的情况下,运气差点,十几吨都有可能。

这样一算,一条载重高达1八5吨的收鲜船,收六七条渔船的货肯定不在话下。

也就是现在海里的资源还算好,等到以后资源越来越少,捕鱼的难度越来越大,能对接的渔船更多。

“唉,我也知道它好,可这价格,实在是太贵了。”

冯家清叹了口气,“一下子要拿出这么多钱……”

冯晔理解他爹的心情。

毕竟36万不是数目,哪怕他们挣了一些钱,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这又不是一下子就要付清,只要先付30定金就可以了。”

“我当然知道,可这么多钱投入进去……”

“投资越大,回报越大。

这是前期必要的投入,肯定能回本。

您上次也跟着出海了,若是我们自己有收鲜船,不说多了,多挣一万块钱没问题吧?”

“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冯家清点了点头,“那也不能匆匆忙忙地下订单,先去其他船厂问问,指不定就有的船厂会便宜一点。”

“我知道,货比三家吗?”

冯晔笑了笑,“等过两天,忙完阿灿家的事,我们就去市里问问看。”

“也别只去市里,像隔壁县的船舱也可以去问问,多跑几家,或许就能问到个最低价。”

冯家清嘱咐道,“这事儿得慎重,马虎不得。”

“行,听你的……”

冯晔没跟他爹争论。

正好月底了,也不准备出海,有几天空闲时间,多跑几个地方也行,无非是烧点油的事。

要是真的问到了更便宜的船厂,省下的钱可不止一星半点,够东升号烧好久了。

hag611611641141406八9hl

:。:bqvvg八

rad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